毛主席秘书张玉凤服务员出身敢顶撞毛主席后来怎样了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383更新:2022-09-08 13:41:55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走过来的人们,大概都听说过“张玉凤”这个名字。

在1962~1976这14年的时间里,张玉凤一直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从一名普普通通的主席专列工作人员,逐渐成长为了毛主席的生活秘书、机要秘书。

尤其是进入70年代之后,张玉凤更是成为了一个万众瞩目的“神秘人物”。

对于晚年的毛主席而言,张玉凤可以说是此时他比较信任的人了,经常对她“礼让三分”,哪怕是张玉凤“顶撞”自己,最终“妥协”的也是毛主席,甚至笑称她是“张飞的后代”。

张玉凤

那么,这位倍受毛主席信任的“张秘书”之后的结局如何呢?

张玉凤出身于一个普通家庭,出生于1944年1月27日。

张玉凤家里有七个兄弟姐妹,她排行老四。因为家里人太多,父亲实在供不起张玉凤上学了,因此张玉凤14岁的时候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跑去铁路局应聘工人,结果被选中当了一名列车员。

1960年的冬天,张玉凤被选调至北京担任服务员,因为表现出色,过了一段时间,她又被选调至毛泽东专列上工作。

当时毛泽东专列总共有12节车厢,而毛主席一般只在其中几节车厢活动,也正因此,很多专列服务人员都没见过毛主席。

专列上的毛主席

不得不说,张玉凤是十分幸运的。她第一次执行任务时,正赶上毛主席乘专列去广州制定农业60条,为此专列在广州停了好几个月。当专列返回时路过一个站台,毛主席正好下来散步休息,顺便和张玉凤等工作人员握了握手。

这也是张玉凤第一次亲眼见到毛主席,虽然此时毛主席已年近7旬,但他看起来仍然十分的矍铄,走起路来虎虎生风,步伐迈的很大。

当毛主席走到张玉凤面前和她握手时,张玉凤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可是大脑就跟“卡住”了一样,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是看着毛主席一个劲的笑。

专列前的毛主席和张玉凤

又过了一段时间,张玉凤获得了一个跟毛主席交谈的机会。当毛主席笑着问她叫什么名字,多大了的时候,张玉凤再次因为紧张说不出话来,还是汪东兴为她做了解答。毛主席听后接着问道:“你名字的三个字怎么写?”

张玉凤自知自己的字写的不好,眼看毛主席想将铅笔递过来要她自己写,赶紧说道:“弓长张,玉石的玉,凤凰的凤。”

毛主席点了点头,将她的名字记了下来,之后,张玉凤就离开了。

张玉凤的这次表现虽然不能称得上完美,但她的朴实还是被毛主席看在眼里,因此当汪东兴问毛主席,是否要将张玉凤调到主席所在车厢当服务员时,毛主席点头同意了。

毛主席

进入1970年后,毛主席的身体状况开始变差,身边需要更多的人照顾,张玉凤因为表现出色被调入中南海,给毛主席担任生活秘书。

此时的毛主席已经77岁了,身体经常感到病痛,再加上当时国内外环境复杂,毛主席身上有着很重的压力,有时候为了看文件,连饭都忘了吃。

有一次,张玉凤看毛主席看文件看的出神了,而饭菜都要凉了,于是直接对毛主席说道:“主席,饭菜快凉了,先吃饭吧!”

然而毛主席固然也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当时他正有些心烦,当场发了火:“你没看见我正在看文件吗?不吃!”

不过,毛主席发火一般都只持续一会儿,很快就会过去。因此过了一会儿,毛主席就忘了发火的事情,继续和张玉凤有说有笑地聊了起来。

毛主席和张玉凤

正是因为摸准了毛主席的脾气,张玉凤慢慢地敢跟他“顶嘴”了。

有一次,毛主席家里来了一位客人,正好这一天张玉凤心情不太好,对客人有所轻慢。因为张玉凤的态度问题,毛主席在事后专门对她提出了批评。

张玉凤当即为自己进行了辩解,这一行为让毛主席有些生气,说话不禁重了一些,结果张玉凤二话不说,收拾起包裹就回家了。

张玉凤在家里待了很长时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她的婆婆让她去向毛主席赔礼道歉,结果张玉凤咬着牙就是不去。负责保卫中南海安全工作的张耀祠让她写检查,她也不肯写。

就这样过了20多天后,张玉凤猛然想起自己还有一件衣服留在了中南海,于是给吴旭君护士长打去了一个电话,请对方将自己遗失的那件衣服送到中南海大门口。吴旭君听张玉凤说完后沉默了一下,让她稍等一会儿。

毛主席和吴旭君(左)

不久后,吴旭君打来电话告诉张玉凤:“你在家里等着,马上就会有车过去接你。”

过了一会儿,一辆黑色的汽车将张玉凤送到了中南海,她也因此再次见到了毛主席。

不过,虽然在家里哭了很长时间,但是再次见到毛主席后,张玉凤还是没有张嘴认错,毛主席见状笑着说道:“你啊,办事认真,工作尽职,张飞的后代,一触就跳,以后要注意啊!”

张玉凤听毛主席这意思是让自己回来工作,心里非常高兴,眼泪却不自觉地流了下来。毛主席也为这个陪伴了自己很多年的“小张”能回来感到高兴。

当天晚上在饭桌上,毛主席专门给张玉凤讲了政治上三起三落的太史公司马迁的故事,之后他不无感慨的引用了《史记·汲郑列传》中记载的几句话:“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现。”

毛主席

和一般人不同,在张玉凤眼里,毛主席也是凡人,是一位偶尔爱发脾气的老人。虽然毛主席说让她注意,但张玉凤还是经常让毛主席“发火”。

据毛主席身边的护士孟锦云回忆,有一次,张玉凤又激怒了毛主席,当毛主席要求她离开时,张玉凤激动的对毛主席说道:“滚就滚!”

最终还是毛主席妥协了,没让张玉凤真的离开。后来,毛主席在会见北京医院内科主任陶恒乐等人时,就跟他们“告状”,说:“我的脾气不好,张玉凤的脾气更不好,她还骂我。”

虽然张玉凤经常惹得毛主席“发火”,但她和毛主席的关系是真的很好,而且她对毛主席也十分的了解。

前文提到的护士孟锦云,在60年代的时候就进入过中南海,后来因为一些事情离开了几年,在毛主席亲自过问下才回来。

孟锦云刚回来时还挺好的,结果过了4个月之后,孟锦云几次想和他说话,毛主席都不太愿意理睬她,或者挥手让她离开。

孟锦云对此很是不解,她记忆中的毛主席喜欢讲故事、唱京戏,为何现在这样对她呢?为此,孟锦云专门找张玉凤请教此事。

张玉凤接到孟锦云的委托后,来到毛主席房间,跟他交流了一番后,告诉孟锦云:

“你也知道,主席的身体不好,而且上了年纪,精神比较脆弱。他房间里面那么安静,你进去又一点声音没有,突然间就出现在他的面前,很容易把他吓一跳。以后你再进主席房间的时候,先制造一点声音,比如咳嗽一声,或者出点粗气,让他有一个思想准备,就没事了。”

后来,孟锦云按照张玉凤的指点试了试,发现事情果然解决了。

进入1971年后,毛主席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在秋冬时节,他不慎患上了肺炎,并因此引发了心脏病。用主席自己的话说:“因心脏病死了一次,上天去了,见了一次上帝。”

1972年1月,毛主席的心肺病再次复发,原本还比较清醒的他突然间就倒下了,连身边的医护人员都没反应过来。

当时值班的是护士长吴旭君,她迅速推开一扇从来没有打开过的玻璃大门,喊道:“快来!”

毛主席的主治医生立即口述了一遍需要用到的药物,吴旭君复述了一遍后,往药管里抽药,然后注入到了毛主席的体内。

在抢救期间,心脏科专家胡旭军将毛主席扶起,一边有节奏地用力锤毛主席的背部,一边呼唤:“毛主席!毛主席!”同样十分紧张的张玉凤也帮着他喊:“主席!”

过了一会儿,毛主席缓缓地睁开了眼睛,环视了一周,知道自己刚才休克了,说道:“我刚才做了一次梦。”

毛主席和尼克松

几天后,身体虚弱的毛主席还勉力会见了来访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国务卿基辛格。对待外宾,毛主席并没有隐瞒自己的健康状况,直接了当的跟尼克松和基辛格表示自己的身体不太好。

当时毛主席有些口齿不清,翻译听不清毛主席说的是什么,张玉凤就帮翻译转述一遍,然后翻译再为尼克松进行翻译。

尼克松听翻译说完后看起来很惊讶,似乎不相信毛主席所说的话,试探道:“你看起来身体很好。”

毛主席回答道:“外表是骗人的,不要为假象所迷惑,我刚刚就从一场大病中恢复过来。”

进入1973年后,毛主席的身体状况更差了,患上了老年性白内障,在接下来接近两年的时间里几近失明,平时批阅文件都需要秘书读给他听。之后秘书按照主席的指示,在文件上面画圈。吃饭、喝水则需要张玉凤一口一口地喂。

毛主席(左)

1973年4月,毛主席的机要秘书徐业夫患上了不治之症,需要住院治疗。毛主席决定让张玉凤在当生活秘书的同时,兼任自己的机要秘书。

当张玉凤得知毛主席的这个决定后,内心十分的忐忑不安,这是她做梦也没想过的事情。毛主席虽然身体出了问题,头脑却依然聪慧无比,似乎察觉到了张玉凤的不安,说道:

“做我的秘书也难也不难。不难的是,我不需要你们写东西,只需要收收发发。难的是要守纪律。不要以为当了我的秘书就能指挥一切了,过去我身边有一个卫士,我让他给总理打个电话,他回来后可神气了,我看了就不舒服。

毛主席说这番话时十分的吃力,虽然断断续续的,还有着浓厚的湖南口音,但张玉凤还是听懂了,并将之牢牢的记在了心里,开始为毛主席读文件、读书、读信、读报,代为签署文件。

1976年,对于中国人民而言是一个刻骨铭心的年份,对于毛主席而言,1976年,是一个孤单的年份。

在毛主席病重期间,仍然关心着同样处于重病中的周总理。他们两人的病榻离得并不算远,一个在305医院,一个在中南海游泳池旁,中间只隔着一堵红墙和西安门大街的柏油马路。

不过,自1974年5月29日之后,两位互相扶持着并肩战斗了50年的伟人,就再也没有见过面了。

也许是有所感应,1976年1月7日的晚上,毛主席几乎一夜未眠,第二天早晨,心情不是很好的他,开始在床上看文件(1975年时毛主席做了白内障手术,恢复了部分视力)。

当张耀祠急匆匆地赶来,将周总理逝世的噩耗告诉他时,毛主席一言不发地沉默良久后,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周总理

因为身体实在不允许的缘故,毛主席之后没能去参加周总理的追悼会送老战友最后一程。当天晚上,张玉凤喂他吃完药后,毛主席不无感叹地跟张玉凤讲了一个故事。

当初还在延安的时候,有一天打雷下雨,闪电打死了一个县长。当地百姓都说:“电打不死毛泽东”。说到这里,毛主席眼睛一闭,说道:“电打不死我,病能打死我。”

张玉凤见状赶紧安慰毛主席说:“您的身体底子好,会好起来的。”结果毛主席看的很开,说道:“你们这是违背客观规律,有死就有生,人都是要死的,不死才是屁话。”

1976年1月30日,是这一年的除夕夜。毛主席身边既没有客人,也没有他的亲人,有的只是张玉凤等几个工作人员,他将在这里度过人生中最后一个春节。

此时的毛主席不但失去了动手吃饭的能力,连吞咽都很困难了,吃了一点武昌鱼和米饭,就当是年夜饭了。

之后毛主席在张玉凤和护士的搀扶下,走下床来到沙发旁休息。看了一会儿张玉凤等人,毛主席似乎想到了什么,说道:“放点爆竹吧,你们也该过过节了。”

不久后,中南海里久违地响起了爆竹声,毛主席那张清瘦的脸上也因此露出了一丝笑容。

在毛主席逝世之前,经常背诵庾信的《枯树赋》,每当背诵到“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时,他的情绪总会低落下来。就是在这种孤独和悲凉的心境中,毛主席于1976年9月9日走完了人生的最后旅程。

毛主席追悼会

毛主席离开后,张玉凤转业到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离开中南海后,她经常会回想起当年在毛主席身边的生活。

毛主席的品格对张玉凤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张玉凤清楚地记着,毛主席是个不爱钱的人。

毛主席并不缺钱,要知道光《毛泽东选集》的稿费就有百万存款,毛主席将这些钱全部存在了中央办公厅特别会计室内,身上只装着半包香烟和手帕。

这些稿费毛主席很少给自己用,经常被他用来帮助有困难的民主党派人士、亲戚朋友、身边的工作人员,毛主席离开后,这些钱全部留给了国家和人民。

在毛主席的影响下,张玉凤也将钱看得很淡。

后来,张玉凤主动申请调回铁道部,于1988年从铁道部老干部局退休,开始安度晚年。

张玉凤

张玉凤当年曾在毛主席的指导下练习过一段时间的书法,结果因为工作繁忙,进步不是特别大。退了休之后她终于有了自己的时间,书法水平提高不少,很多专家都说她的字有“毛体”的意思。

除了练字,张玉凤退休后最大的乐趣就是编书。

当初毛主席逝世后,张玉凤曾受中共中央办公厅委托,整理过毛主席的藏书。在这期间她产生了一个想法:如果能编一套《毛泽东藏书》,将毛主席读过的书有次序,有重点的向大家做个介绍,那一定很有意义。

当时,国内有关部门编著了一套毛主席圈评的《二十四史》,后来国家领导人外出访问时曾捐出去了一套。

这也让张玉凤更加迫切地想编纂《毛泽东藏书》,正巧这时曾在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供职的王德春也跟张玉凤提出了这方面的想法,两人一拍即合,成立了《毛泽东藏书》编委会,张玉凤为主编,王德春为副主编。

张玉凤

在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历经数年,总共24卷5000万字的《毛泽东藏书》顺利出版了。

能够顺利地完成这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张玉凤一直引以为豪的事情。

如今,张玉凤过着和平常老人并无差别的生活,期盼着子女早日成家立业,没事时就和老伴一块去广场遛弯。

对于毛主席,她从来没有忘却过,经常去参加纪念毛主席的活动。2020年12月26日毛主席诞辰127周年时,张玉凤还曾带着亲友一同前往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怀念伟人。

就这样,出身于一个普通人家的张玉凤,经历了一段不普通的工作后,又回到了平凡之中。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八戒影院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留言反馈   Baidu   神马   Sogou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八戒影院